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12月3日,“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在北京举行。潮新闻记者在现场获悉,截至2024年11月28日,国博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同比增长10%。
百年国博遇到百年不遇的“文博热”
近年来,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来博物馆看展览、看文物,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青睐。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记者 侴雪妍 摄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成为开放运营的一种常态。暑期,国家博物馆每天有近160万人预约2.6万张门票。国庆假期,国博预约最高峰日达121.6万人,7天平均每天约有95.4万人预约。即便是在淡季时,每天也有近52万人预约2.6万张门票。
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28日,国博累计观众接待量6309187人次。其中,女性观众占预约总人数的59.07%,男性观众占比为40.93%。从年龄结构来看,18岁以下的观众占比21.26%,19-35岁的观众占比40.83%,36-59岁的观众占比30.69%,60岁以上的观众占比7.22%。
总的来说,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达到了62.09%,这也充分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进博物馆,来关注和欣赏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观众来国博看了什么?
国博展览体系主要包括三大系列,即由“古代中国”“复兴之路”构成的基本陈列,围绕中国古代服饰、饮食、钱币、书画、瓷器、玉器等特定主题组成的专题展览,以及每年30个左右的临时展览,形成以基本陈列为基础、专题展览为骨干、临时展览为支撑的立体化展览体系。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古代中国”基本陈列 记者 侴雪妍 摄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世界上唯一系统展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灿烂文明的展览,也是国家博物馆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展览。展览共展出文物2026件,其中包括一级文物521件。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古代中国”今年接待观众人数就已经达到5062016人。
2024年,国博继续展出“中国古代瓷器”“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古代佛造像”“中国古代玉器”“科技的力量”等10余个专题展览,让观众能以全新的方式感受璀璨的中华文明,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 记者 侴雪妍 摄
其中在国庆节前新推出的“风展红旗如画——馆藏红色经典文物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博十分亮眼的红色主题展览,是众多家长带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晋打卡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24年,国家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34个(含巡展)。其中包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展”“惠世天工——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展”“笔墨新章——中国画学术邀请展”“禅风雅意——岭南寺僧书画暨海幢寺文化展”“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守护与重光”“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等一系列精品展览。
2024年,国家博物馆同国外博物馆联合策展,引进精品展览,稳步推进多样化展览交流。今年共主办或参与进出境展览10个,其中入境展览6个,出境展览4个,项目数量为近年之最。

“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中的“金头冠” 记者 侴雪妍 摄
其中,“美的多元——古希腊的艺术与生活”展览,自11月6日对外开放三周以来,展览已累计接待观众4.5万余人。截至11月27日,展览门票销售40399张。其中,优待人群占总购票观众的32%,35岁以下观众占62%。
观众从国博“带走”了什么?
今年以来,国家博物馆累计推出各类文创产品200余款,涉及350余个品类,出现了凤冠系列、机甲拼插玩具、国博护照、AR考古盲盒、马面裙、冷泡茶、节日礼盒等多款备受观众关注喜爱的产品,充分满足观众在参观展览之余“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美好愿望。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序排队购买“凤冠”冰箱贴 记者 侴雪妍 摄
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文创产品,因与馆藏知名文物元素关联紧密、选材考究、设计新颖、功能实用以及价格适中,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产品。首批3000件“木质凤冠冰箱贴”一天半内就销售一空,短短4个月售出17.5万余件。再次推出的“AR金属凤冠冰箱贴”,开售当天2小时就售出2300件,上市2个月售出35.5万余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

AR金属凤冠冰箱贴 记者 侴雪妍 摄
“美的多元”展览文创围绕美神阿佛洛狄忒的“金苹果”故事为主线,延展出五大女神主题系列产品以及金饰品系列产品,共计50余款。开展前三天,阿佛洛狄忒冰箱贴、爱神冰箱贴、蛇形金饰品以及爱神金饰品系列,均被抢购一空,开展仅10天就有10余款产品断货。
“转载请注明出处”